上周一,玻璃期貨正式登陸鄭州商品交易所。雖然在上市首日玻璃期貨以全線暴跌拉開了序幕,但是成交活躍度卻遠超市場預期,其中上市首日成交量就達到72萬手,持倉量也超過了8萬多手。而隨后的交易日內,玻璃持倉量和成交量持續(xù)放大。根據(jù)鄭州商品交易所公布的數(shù)據(jù)來看,玻璃期貨首周交投活躍,日均成交量超過100萬手,其活躍度已經可和白糖、白銀、焦炭、螺紋鋼等明星品種叫板。
日均成交量超過100萬手
玻璃期貨作為今年國內上市的第二個期貨品種,以及全球首個玻璃期貨品種,上周上市后就受到了各方資金的關注。雖然受國內期市整體疲弱的影響,玻璃期貨以整體下跌結束了首個交易周的運行,但成交量卻遠遠超出了市場預期?;仡欉^去的一周,玻璃期貨首日掛牌價為1420元,其中上市首日主力合約開盤價為1318元,比掛牌價下跌100余元,跌幅超過7%,但當日多空雙方積極入場,導致成交量高達72萬多手,持倉量超過8萬余手。上周二,玻璃期貨主力合約以1309元開盤,收于1311元,盤中跌破1300元整數(shù)關口。成交達到138萬手,持倉量增加8萬多手至16萬手,顯示資金入場積極。也就是上市之后的第二天,玻璃期貨就以138.7萬余手的總成交量,一躍成為僅次于豆粕期貨和螺紋鋼期貨的第三大品種,上市第二日即成為國內期市第三大交易品種,這在新品種上市后較為罕見。上周三,受整體市場氛圍上漲影響,玻璃成交繼續(xù)火爆,主力合約成交量達到152萬手,持倉量達到14.8萬手。上周四,玻璃期貨主力合約雖然再次下跌,但成交量仍然超過100多萬手,持倉量也維持在16萬手以上。上周五玻璃期貨的成交量和持倉量有所下滑,但成交依然火爆,當天玻璃期貨成交90.8萬手,持倉量也維持在14萬手的高位。據(jù)鄭州商品交易所盤后公布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上周玻璃期貨成交1473億元,成交量556.2萬手,日均成交量達到111.2萬手。雖然在首周的交易中,玻璃期貨的日均成交量沒有保持前三甲的位置,但其活躍度已經有了與豆粕、螺紋鋼、天然橡膠 、白銀、PTA、白糖、棉花等明星品種叫板的態(tài)勢,大合約本色已經初顯。
交投活躍度有望繼續(xù)提升
業(yè)內人士表示,玻璃期貨上市后交投活躍,正是因為交易門檻低直接導致了參與性強。根據(jù)鄭州商品交易所公布的公告顯示,玻璃期貨的交易單位為20噸/手,其掛牌基準價為1420元,每手合約價值不足3萬元,如果按照10%的保證金計算,做一手玻璃期貨所需資金也不足3000元,這與國內已上市的期貨品種相比,可以說目前玻璃期貨的參與門檻是最低的,一度被業(yè)內人士甚至被稱為“親民玻璃”。正是因為玻璃期貨的門檻設計較低,極大地吸引了散戶、游資以及炒手的目光,從而避免了像甲醇、焦炭等期貨品種那樣,從上市開始就一直面臨著流動性不足的尷尬。
另外,玻璃期貨上市后交投活躍,還與我國是玻璃消費大國有關。有關資料顯示,2011年國內平板玻璃總產量達7.38億重量箱,約占世界總產量的50%以上。從產業(yè)的角度來看,玻璃的下游需求包括建筑、汽車,以及太陽能、電子等特種玻璃。其中,建筑業(yè)和汽車業(yè)是平板玻璃產品最大的消費市場,預計2012年兩者合計所占消費量將達至85%左右。我國雖然是玻璃生產和消費大國,但由于我國不是玻璃強國,一直以來,在國際市場上并沒有國際定價權,因此,長期以來玻璃價格的無序波動往往給國內玻璃生產企業(yè)和消費企業(yè)帶來諸多的不利影響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玻璃期貨上市以后,有利于玻璃制造企業(yè)和消費企業(yè)利用期貨工具來參與套期保值,從而更好地指引企業(yè)的生產,因此玻璃期貨上市之后,也吸引了大量的玻璃生產和消費企業(yè)的參與。業(yè)內人士表示,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(yè)參與進來,預計玻璃期貨的活躍度還將進一步提升。
而對于玻璃期貨后勢表現(xiàn),預計還將維持偏弱看法。上海中期認為,目前國內玻璃期貨已進入消費淡季,而且今年國內玻璃產量繼續(xù)保持增長,這將不利玻璃價格的上漲。另外,從成本來看,目前玻璃的生產成本在1000元至1300元不等,按照目前1400元以上的現(xiàn)貨價格和1300元以上的期貨價格,玻璃生產企業(yè)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,這可能成為企業(yè)進一步向下調價的動力,從而拖累玻璃期價進一步下滑。不過受成本支撐,在目前的價位繼續(xù)大幅做空也需要多一份謹慎。